在新番《地。 ―关于地球的运动―》的ep.10中,巴德尼关于普通人是否应该识字的发言引发了不少讨论。
我本以为作为一个正常的现代人都会嘲笑他的无知、傲慢,或感叹他身处时代的狭隘,而我看到讨论区,没想到的是,有这么多人不经大脑思考,对这几句话产生了可笑的共鸣。我们想理解作为神职人员,时代下的得利者巴德尼说的这句话,要结合时代背景和利益分配。将这句话放回剧情中再看,确实符合他的立场。但作为现代人,从现代人的角度来分析,这句话无论如何也和正确不沾边。
首先是第一句:“能使用文字是一种特殊技能。”没错,能使用文字确实是一种技能,但早已根本不是特殊技能,而仅仅是过新手教程后送的技能。在全服普及技能的面前,没有这种技能,基本无法正常生存。
第二句:“将自己的言语化为文字留存下来,是十分沉重的行为。”若是说对言语需要负责,那并无问题。但是文字作为言语的载体,与言语别无二致,留存文字,和说出话没有任何本质上的区别。记录自己的思维言语,作为文字最初存在的意义之一,根本毫无沉重可言。日常写字本就不是专业写作,倘若每个字都要沉重地斟酌,不仅无意间的灵感将全部错过,文字也失去了其本身记叙语言的意义。
第三句:“需要有一定的素质和最低程度的教养。”没错,使用文字确实是需要一定的素质与教养,但是他的这句话完全将其本末倒置了。识字,是社会素质与教养的体现,而不是社会素质与教养的结果。识字率提升,其本身是社会进步的标志,而不是社会进步后识字率才提升。这句话充分体现了历史情境中角色的狭隘与短视,他的历史站位决定了他完全无法理解识字率意味着什么。
第四局句:“如果谁都能使用文字的话,没用的信息就会到处都是。”这句话是引发神人共鸣最多的一句。乍看确实如此,但完全经不起推敲:垃圾信息的产生与传播不依赖于识字率。首先,垃圾信息的产生更多与信息传播工具有关,而不是由个体是否识字决定。即使识字率低,所谓垃圾信息也可能通过其他形式(如口耳相传或视觉媒介)传播。其次,一个识字的人更有可能学习如何鉴别垃圾信息和可靠信息。将垃圾信息的存在归因于人们识字,实际上是把复杂的社会现象简化为单一因素。相比于低识字率的社会,一个高识字率的社会,必然是教育水平高、素质高的社会,其垃圾信息比率也注定更低。如何指望一个大多数人目不识丁的社会,高价值信息的产出会更高呢?
最后一句:“这样的世界真是不堪入目。”从巴德尼最初登场时就能看出这个人的狂妄与傲慢,而这句话也终于暴露了他发言的最终目的:其他人不同的思想都是胡扯,他只能接受自己拥有知识。能与其观点产生共鸣的人,多数也是认为,大多数人的思维都没有意义,只有自己在产出有价值的信息。我只能说,眼里的垃圾信息越多,越证明了其低能本质:他们无法看出他人思维的价值,自然无法理解文字的意义。带着如此傲慢的思维,却生活在现代世界,毫无可恨之感,只有可怜之情。
相信大部分人在经过简单的思考后,思维立足于现代社会,就不会再发自内心地认同巴德尼的话了。毕竟思想是最紧随着时代的进步而进步的。